驳论文的基本写法、作文真题和范文、点评
游客 2023-06-01 18:25 194
【经典试题】阅读下面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——2020届高三深圳一模线上考试作文考题
在这个特殊时期,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:疫情防控。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,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——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。是的,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:居家、线上、没有老师监考……
因为特别,你会有特别的应对,崭新的思考,深刻的启发。
今后的人生中,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,而你,就是那答卷人。
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,根据要求完成写作。
①以“20年后的你”的身份,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。
②有人说: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,希望父母参与监考;有人说:不需要监考,重在自觉,考试的过程更重要。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篇驳论文。
③请你为《南方教育时报》的“教育众声”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。
要求:结合材料,自选角度,确定立意,自拟标题;切合身份,贴合情境;符合文体特征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审题提示】
②有人说: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,希望父母参与监考;有人说:不需要监考,重在自觉,考试的过程更重要。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。
这个写作任务,重点训练的是“驳论”,这既是文体上的要求,写一篇驳论文,也是论证思路的要求,要求用驳论来进行论证说理。
批驳的观点很清晰,就两个,一个是“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,希望父母参与监考”;另一个是“不需要监考,重在自觉,考试的过程更重要”。其实最主要是要考虑清楚两个问题,一个是需不需要监考员的问题,一个是监考与自觉如何看待的问题。考生能够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,提出批驳的意见,就可以完成好这个写作任务了。写作者身份在这里没有进行限定,这个就以真实的自我身份进入写作最合适了。
【写法指导】
驳论文的基本写法
议论文是比较常见的文体之一,由论点、论据、论证三部分组成。其中,论点体现了作者的观点,论据是支撑论点的理论和事实,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式,三者密不可分。
就论证方式而言,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。立论是直接阐明论点,与之对应的是“立论文”;驳论是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,与之对应的是“驳论文”。
反驳的对象:
一、反驳论点。行文时,可直接反驳对方论点,也可间接反驳对方论点。间接反驳又分归谬法和反证法。归谬法是就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,使之露出马脚,由此进行反驳;反证法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,从而驳倒对方。
二、反驳论据。论据是支撑论点的依据,揭露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,也就驳倒了对方的论点。一般来说,论据包括理论论据、事实论据和数字论据三种。反驳论据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,揭露对方理论荒谬、事实虚假和数字混乱。
三、反驳论证。反驳论证是揭露对方在议论过程中存在的逻辑错误,比如:前提与结论相矛盾,一篇文章中存在相互对立的多种观点,论点与论据不统一。总之,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,就可以进行反驳。
要想写好驳论文,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:
1.摆出对方错误的论点,作为反驳的靶子。写驳论性的文章,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错误观点,树靶子,确立攻击目标。怎样树靶子呢?通常有两种方式:一是用概括性的语言,将所批驳的论点复述一遍,并指出其弊端。二是摘抄材料的关键语句,然后对准靶子,进行驳斥。驳斥时,要避开对方的思路,抓住致命弱点不放,全力回击。东汉有一少年陈蕃,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。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,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。他回答:“大丈夫处世,当扫除天下,安事一屋?”薛勤当即反驳:“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?”多年来,人们大多赞同薛勤的说法,认为“一屋不扫”,怎能“扫天下”?对此,我们可以把陈蕃的话作为靶子,指出其片面性,然后结合薛勤的观点加以证论,证明“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”的合理性,由此驳倒陈蕃的观点。
2.分析对方论点的要害,揭露其本质。反驳如作战一样,也要讲究战略战术,对错误的论点给予充分的揭露和详细的剖析,环环相扣,步步为营,据理力争。
生活中,人们常说“开卷有益”,你如何理解这种说法?开卷真的有益吗?针对“开卷有益”,我们可以写一篇驳论文。动笔前,我们要抓住“开卷有益”的要害:要看读什么书,为何读和怎样读,读好书有益,读不好的书则其害无穷。所以,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种说法,肯定其有益的一面,也要认识到其有害的一面,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。
3.用事实说话,用理论证明。既然已经抓到了对方论点的要害,就要用确凿的事实和翔实的理论加以论证,可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,也可采用归谬法、反证法进行批驳。
有一篇《开卷未必有益》的文章:“对读者来说,假如盗版者‘盗亦有道’,盗得‘质量过硬’——没那么多错别字和遗漏、歪曲,开卷即便没多少益,至少也谈不上有害。可是很多盗版书质量低劣,印刷差劲,错误层出不穷……对成年读者,或许就如吃饭吃到了苍蝇,只是影响食欲,而对认字求知的孩子来说,那一定害莫大焉,因为那将混乱孩子的认知、思维和辨别能力……至于那些宣扬暴力、色情的非法出版物,无疑就是‘开卷有害’。”此段文字批驳了盗版的危害性,从而紧扣标题,说明了“开卷未必有益”。
4.联系实际,论证其危害。写文章,要联系实际,来丰富反驳的素材。
还以《开卷未必有益》为例,在批驳了“开卷有益”的说法之后,联系生活,据理力争。“这两年养生类图书异常火爆,你方唱罢我登场,无限风光在书店。可是,那些指点营养保健的有着各种各样头衔的专家,原来多是冒牌货……记者采访一位‘作者’,询问那些营养保健、防病治病的方子的功效。这位‘作者’说,只要吃不死人,就行。嘿,到这份上,还能说什么?那样的‘卷’能有什么益?”此段文字通过批判“冒牌作者”来批判伪劣书籍,指出“开卷有益”的片面性。
5.破中有立,立中总结。议论虽分立论、驳论两种,二者却是辩证统一的。在驳论文中,一般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,阐明正确的观点,做到“破中有立”。比如:我们在否定“开卷有益”的同时,还需强调读书的重要性,引导人们读好书、会读书,从而增长知识、开拓视野、丰富阅历。
驳论文是反驳对方观点的议论文。驳论文可以分为四个写作步骤:树——辨——驳——结。“树”就是摆出敌论,树靶子;“辨”就是辨析敌论中包含的合理成分,同时也指出其漏洞;“驳”就是展开议论,驳斥敌论,驳中有立,立中有驳;“结”就是做出结论。
一般议论文是证明某个观点正确。
驳论文是关注某个观点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。因此它背后蕴藏的思维模式是质疑思维、逆向思维和理性思维。
从构思思路来讲有两种基本方法:
1.先破后立:先证明对方的观点错在哪里,会有哪些危害。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,证明自己观点的好处或提出具体做法。
鲁迅《拿来主义》:先“破”“闭关主义”和“送去主义”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;接着阐明“拿来主义”的基本观点与具体做法;最后总结全文,指出实行“拿来主义”的人应具有的胆识、品质和意义。
2.以矛攻盾:在论证过程中,努力捕捉敌论的漏洞、矛盾,适当加以分析引申,从而引出错误的结论。(归缪法)
有一次,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,男女同泳,闹得满城风雨。鲁迅先生幽默地说:“同学同游,皮肉偶尔相碰,有碍男女大防。不过禁止以后,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,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。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,淆乱乾坤,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。要彻底划清界限,不如再下一道命令,规定男女老幼,诸色人等,一律戴上防毒面具,既禁空气流通,又防抛头露面……
【鲁迅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,然后以其作为前提,引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,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。(引申归谬)】
【驳论文例文】——深圳市2020届高三市考作文题分析与范文
任务2: 有人说: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,希望父母参与监考;有人说:不需要监考,重在自觉,考试的过程更重要。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篇驳论文。
看法1: 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,希望父母参与监考。
驳论点参考:
监考是否能完全保证考试结果的真实可信?若想作弊,摄像头下尚有办法,况家庭线上考试乎?
考试是针对诚信道德的考试还是针对学科知识掌握情况的考试?
求学阶段是试卷型考试,未来人生是问题型考试,身为答卷人的我们此刻可以被父母监考?未来呢?
驳论而后要有立论:
监考对保证考试效果固然有一定效果,然身为答卷人的我们更需要本心之诚信。关联疫情之下国家及医护人员等答卷人的态度,是否有监考?
看法2: 不需要监考,重在自觉,考试的过程更重要。
驳论点参考:
考生的年龄与心智的特点,可否保证完全自觉?
监考主要对象是谁?自觉者还是不自觉者?监考的本质目的是什么?
考试的过程固然重要,但是考试的目的是检测知识的掌握与理解,其结果岂可忽视?“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国家与全民的表现很重要,但抗疫的最终结果更为重要。”
驳论而后有立论:
需要监考以监督不自觉者来保证考试之公平,来确保考试检测之效果。
莫言监考才真诚 疫考自会鉴人心
一场特殊的疫情,让2020变得不再平凡。同时,也让高三的我们体验了一场特别的深一模考试:在家进行,没有考场,也没有监考老师。于是,就有了“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,希望父母参与监考”这样的声音。可我,并不这样认为。(第一步:亮敌观点、列举现象。 对现实中不合道德、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。事例选取的典型性,以求警醒人们;罗列的丰富性,以求引起读者共鸣;修辞的多样性,以求彰显行文文采,增强气势。第一段:成语“亡羊补牢”众所周知,大意是丢了羊后,再补好羊圈,尚不算晚。它比喻犯了错误后,应及时纠正、以弥补损失。(树起靶子,有的放矢))
之所以这样认为,是因为:考试结果的真实可信,并不一定需要监考来保证。
诚信考试,早已经深入人心。有多学校在线下考试的时候,早就尝试过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。我们知道,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掌握情况,为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。考试其实是在帮助大家收获知识。再就是,通过考试暴露出问题,帮助老师掌握教学情况,调整后期的教学计划。从本质上说,考试的目的和我们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一致的,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去破坏考试的规则。( 第二步 正面立论,针锋相对(立 正面观点)第二段:然而,我却认为,“补牢”岂待“亡羊”后?(正面立论,针锋相对))
即便有监考,也不一定能确保考试的真实可信。这个,其实我们在线下考试的时候已经屡见不鲜了,更何况是线上考试。过去舞弊的同学,多是因为羞于暴露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。可这次线上考试,不上报、不排名。所以,曾经作弊的同学,这次应该也没有太大的动力了。再说了,真有铁了心要舞弊的人,安排这种监考有意义吗?(反对理由一)(第三步:引据论证,深入批驳。(破)(1.理由 2.剖析错误本质)(你反对的理由))
再有,让所有父母监考,也是不现实的。虽然我们并没有开学,但是很多家长已经复工了。难道还要父母再请假为我们监考,而影响复工复产的大局吗?即便有的家长还没有复工,但也多是在家线上办公了。我们高三的同学都差不多是成年人了,如果这点自觉性都没有,还让父母放下工作,专门为我们监考,于情于理应该都说不过去吧。(理由二)
当然,也许有人会说:不监考,你从网上抄答案怎么办?要知道,这次的试卷是专家们精心准备的,题目基本上都是原创,网络上是不太可能马上搜索到原题和答案的。也许还有人还会说一千种,一万种需要监考的理由。(可能出现的现象)
在此,我认为,无需一一反驳,有一个无需监考的坚定理由就行了:考试是为了我们自己好,为了解决问题,真正有实力面对不足百日后的高考。(谈做法))
祖国要富强,民族要振兴。炎黄的子孙们,猛醒吧!“补牢”岂待“亡羊”后?!疫情,成为了我们这场特殊考试中的试金石。我绝对相信,大多数同学是讲诚信的。虽然,我并不否认,监考也确实能阻止一部分作弊事件的发生,但绝不是只有监考才能考出真实成绩的。真不如互信互助,让社会、学校和家长都充分信任我们一回,我们也自然会不负所托,面对未来的所有考试,做最真实的答卷人!(第四步:收尾照应,提出希望。)
【其他内容——优秀驳论文例文】
近墨者未必黑
古人云: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”“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。”自然颇有道理,而且可以说是常识、公理。然而,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,总是有例外的,所谓一切皆有可能,切勿一概而论,哪怕是真理,也具有相对性。因此我要旗帜鲜明地说:近墨者未必黑!
首先,近墨者未必黑,有理论上的可能性。宋词有名句: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古人一直提倡“慎独”“洁身自好”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就是相信近墨者未必黑。只要保持高尚的节操、纯洁的心灵,筑起拦污坝 ,安装排污系统,“墨者”其奈我何?所以从理论上说,近墨者者不被沾黑染黑,是有极大可能的。
其次,近墨者未必黑有现实的必然性。试想,如果全社会一团漆黑,风雨如磐,洪洞县里无好人,天下乌鸦一般黑,那么人人不都了无生趣,社会不就毫无进步可言了吗?再试想,如果传染科的医生全被传染了,那还会有传染病医生和传染病医院吗?如果有人说监狱管教人员被罪犯“同化”了、带坏了,你相信吗?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地下工作者(听听,“地下”该有多黑呀),虽然势单力薄,但是他们能够制敌而没有制于敌。鲁迅致力于揭露国民的劣根性,一心拆毁铁屋子,掀翻吃人的厨房,接触过多少不良分子,常常解剖别人,然而他变成阿Q、赵太爷、假洋鬼子了吗?
再次,关于近墨者未必黑,有真实的标本式的历史人物可以登场作证。这方面首推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。他的身边是昏庸的楚怀王及其继承人顷襄王、南后郑袖、大夫靳尚、令尹子兰等人,可谓势力强大,非同小可,一片浓墨乌黑。用屈原自己的话来说,他仍然能够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,只见他头戴切云冠,以保持高大形象;“被明月兮佩宝璐”,佩戴夜明珠之类,以保持光辉形象。他坚持走联齐抗秦、富国强兵之路,不怕孤立,不怕他人讥笑为“精神洁癖”。他怀石自沉,壮烈殉国,没有“与世推移”,同流合污,所以青史流芳。
智能互联网时代,各种信息饱和轰炸,碎片式文化充斥于眼帘耳际,真可谓泥沙俱下,鱼目混珠,常常投其所好,大量输送,企图塑造你、影响你。怎么办?怎么办?“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,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,真真切切,明明白白!”我们要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(孟子语),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,“任尔东西南北风”(郑板桥语),要“为草当作兰,为木当作松”(李白语),坚持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坚持理想信念,做黄河中流的砥柱山,绝不能人掺不走,鬼迷心窍;记住: 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总之,不是每一位常在河边走的人,都会湿脚的。不是每一位在山坡上走的人,都会滑到山涧里去的。只要我们坚持正义和节操,近墨者必然不会黑。
近墨者未必黑
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这一句古语大家普遍能够接受,可是,这个道理仔细想一想,又觉得似乎不对。我的观点是“近墨者也未必黑”。
近墨,这只是一个人所处的客观条件,是事物发展的外因。但是,决定一个人品质的却不只是客观条件,还要靠主观因素,即内因来决定。“近墨者”确实有“黑”的可能,抗日战争时期的走狗汉奸恐怕是最典型的代表了;现在也有一些孩子,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,经常与社会上的游手好闲之徒厮混,久而久之,也渐渐黑了起来。但不能因此就断定“近墨者”一定黑。
“近墨者”之所以会“黑”,固然有环境条件的影响,但主观上的作用,即内因却是更重要。那些人的品质有了瑕疵,还要归咎于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,不能抵制邪恶事物的侵蚀。只要有足够的抵抗能力,“近墨者”就不会“黑”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《雾都孤儿》就塑造了这样一个“近墨”而不“黑”的男孩形象。奥列弗这个可怜的孤儿之所以在盗窃集团里不会被带坏,是因为他有着一种诚实的闪光的品质。也许有人会说,这只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,但在现实生活中“近墨”而不“黑”的又何尝少呢?解放战争时期,我党有千千万万个打入敌人内部的优秀儿女,他们难道都变黑了吗?没有,她们心中的共产主义便是抵制侵蚀的最强有力的武器。
做人,最重要的是坚持原则,随着改革开放的纵身发展,随着国门的越开越大,资本主义的一些腐朽东西也会趁机而入,我们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,只要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,只要保持我们闪光的品质,必定会抵制住这些黑色浪潮的侵蚀。当你看着满湖鲜艳美丽的荷花,可曾想到她们是从黑色的烂泥中长出来的呢?荷花的环境可谓“黑”,但却更显出了它的洁白无暇。愿每一个有自己人生原则的人,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像一朵“出污泥而不染”的荷花。
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的时代,各种不良的风潮奔流在社会之中,在潮流中找到自己的方向,走自己的路很重要,而迷失在潮流中的大多是青年人,走出潮流的大多是中年人,这些中年人的经验丰富,他们能在潮流之中行走自如。
“近墨者未必黑”的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。我们应该树立高远的目标,掌握更多的知识,脱离“近墨者黑”的层次,进入“近墨者未必黑”的境界。读书真的无用吗?
有这样一个例子:学霸A和学渣B是同班同学,高考结束后A就读于名牌大学,B不读书辍学打工。A毕业多年后去应聘,发现B是自己的老板。于是有人就感叹曰:“读书真是无用啊”。(点评:由反方事例,引出反方观点,为下文的反驳树立靶子)
说读书无用大概有两种情况。一种是看到有些人年轻的时候辛辛苦苦读书,最后步入社会取得的成就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。另一种情况是,书读了多年,走向社会发现原来在书中学到的大部分知识都遗忘了,或者根本排不上用场,那么我读书干嘛呢?其实无论哪个年代,都可能有苦读书带不来高收益,成功者不见得都是读书人这种情况。因此,读书无用论总是被一些人提起,个别读书人的负面信息总是被满含鄙夷地放大,也实在是遗憾。如果只看到某一个时刻,某一些人甚至某一个人的文凭和他现实的所得不相符,就认为读书无用,实在荒谬!(点评:分析反方观点的片面性,小概率事件不能当做规律。)
读书真的无用吗?当然不是,我觉得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是有很大区别的,读书是非常必要的。(点评:先破后立,明确自己的观点)首先,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。(分论点一)“读一本好书,你自己尚无知觉,行行字字却早已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你的容颜。读书总会让你散发出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。”(点评:引用名言做道理论据,使内容丰富,文采斐然)不读书,现身于世网尘劳,困厄于名僵利锁,自然面目可憎,安能言语有味?(点评:对比论证,显深刻)
其次,读书是自我提升,成长,认同的过程。(分论点二)它不仅仅可以使我们获得物质上的需求,更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。一个人的气质、修养与成就,和长期、大量地读书是密不可分的。比如董卿,她在诗词大会,在各种节目现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与学识与一些骚首卖萌的女演员、女主播相同吗?言谈举止不是靠物质去改变的,而是你的学识和阅历在不断影响着你。(正面举例论证)
读书带来的成果或许不像别的方面来的明显,但只要坚持下去,就一定有收获。(分论点三)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,厚积薄发的过程,不能期望立竿见影,要耐得住寂寞,要打持久战。当然,读书还要讲究方法,讲究效率,不能死读,不能像个书呆子那样只知道读书,要能够学以致用。(正面道理论证)
说读书无用,是浮躁的表现,是严重的错误,该醒醒了。(点评:收束全文,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)
朽木可雕
①在保守者的眼中,朽木是低能的符号,是无用的象征,是放弃的对象,不值得付出心力雕琢,也不可能出现逆转奇迹。(段①摆出了要批驳的观点,即“朽木不可雕也”。)
②于是,“朽木不可雕也”在足够长的岁月里,成为雕琢者冠冕堂皇的借口,成为“朽木”们自暴自弃的理由。(段②提出了上面观点的害处,即这个观点使资质差的 从主观到客观彻底失去了进取的机会。)
③罗丹说:生活中不缺少美,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。朽木亦此。较良木而言,它更像一块试金石,考量雕琢者乍现的灵感和回春的技巧。
④朽木亦此,较良木而言,它更像一块试金石,考量雕琢着乍现的灵感和回春的技巧。
⑤朽木可雕,从理论上说,朽木也是一种材质,只要化腐生肌,就能焕发新的活力;即便无药可救,只要停止腐朽的进程,便只是一段记忆的缩影。
⑥朽木可雕,从实践上看,百草治百病,百人有百用,朽木有朽木的特质与不群。新木生叶,朽木生芝。相信它有用,置于有用之地,让它做有用之事,才是关键。没有信心,纵是金玉良材,也与废柴无异。
⑦天生你材必有用,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,何况朽木。
⑧木不是废木。朽木可雕,金贵的是眼光,重要的是技巧,关键的是信心。(段③—段⑧树立了自己的观点,即朽木可雕,并加以论证。)
⑨心不朽,木便永生;心不朽,人便可塑。
(段⑨简洁有力的结尾,发人深省。)
(基本模式:树立靶子----分析批驳----得出结论----适当结尾。)
班门弄斧又何妨
周仓虽然败在了关公刀下,但从此以后他可以跟随在关公的左右,与强者为伍才能强大自己。我们不能只关注失败时的丢脸,更应看到失败后的收获。
梅之涣讥讽那些在采石矶题诗的人是班门弄斧未免刻薄,众多诗作当中即使没有胜过李白诗意的,相信也不乏比肩之作。如果在妙手名篇面前人人都怕班门弄斧遭人耻笑,那么屈原之后当无人作诗,韩愈之后当无人为文,曹雪芹之后当无人再写小说……那么,民族文化当如何传承?
想发展自己,不妨班门弄斧。苦吟诗人贾岛在其默默无闻、穷困潦倒的时候遇到了文坛领袖韩愈,不管身份地位还是才华名声,贾岛都显得相形见绌,可他还是对韩愈吟诵了自己正在锤炼的诗句,于是才有了“推敲”的佳话。因为惜才,韩愈帮助贾岛还了俗,还赠给他参加进士需要的银两。所以,遇到名家里手不能交臂失之,不妨在行家面前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,真正的大师给予你的一定不会是讥讽,而是真诚的帮助。
想突破创新,不妨班门弄斧。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突破,必然要挑战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。挑战成功的成为后起之秀,挑战失败的被看做班门弄斧的小丑。“胜者为王”的思维习惯倒也无可厚非,但我们应该肯定的是,班门弄斧才有突破的机会。牛顿的经典力学超越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,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挑战了牛顿的经典力学……当初备受嘲讽的“小丑”后来成为了一代宗师,于是西方科学不断发展、不断创新。如果你想有所成就,不妨先试着做一回“小丑”。
想抓住机遇,定要班门弄斧。帷幕徐徐拉开,灯光逐一熄灭,钢琴大师李斯特却突然邀请当时毫无名气的肖邦代为演奏。绝妙的音乐征服了所有听众,掌声如雷。当灯光再次亮起,只见肖邦坐在钢琴前,短暂的惊愕之后便是无数的鲜花与掌声。这固然是李斯特有意提携肖邦,但如果肖邦没有班门弄斧的勇气,这个难得的机遇也就不属于他。
惧怕在关公面前舞刀,不敢在鲁班面前挥斧,说到底不是因为没有自信,就是没有实力,抑或两者皆无。所以,用勤奋来增长你的才干,用时间来积淀你的能力,当你实力不俗,当你自信满满,如果遇到“关公”,如果路过“班门”,别忘了亮一亮你的刀法,挥一挥你的巨斧,你的未来就在那刀光斧影之间。
【点评】文章开篇反驳了敌方的论据,在分析两个名句背后故事的过程中推倒出了错误的结论,间接地驳倒了敌方论点,可谓巧妙。正面引用了贾岛的事例之后,用三个分论点组织了立论的主体部分,结构清晰,逻辑严谨。结尾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,感情充沛,议论简洁有力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六吧成语故事接龙网,本文标题:《驳论文的基本写法、作文真题和范文、点评》
- 上一篇: 单位工作证明范文范本(工作证明格式)
- 下一篇: 产品策划案范文(产品策划案怎么写?)